Posts

台灣人日本兵解放印尼

Image
這是台灣人日本兵中村輝夫Teruo Nakamura 位於印尼Morotai島上的銅像。 印尼人幫台灣人日本兵中村輝夫塑立銅像,而且在銅像基座留下簡短的文字說明。 在說明文字中,印尼人並沒有像🀄國人那般,動輒謾罵日本軍是“侵略者”。對於中村輝夫這位來到印尼的日本軍人,他們反倒用“保護Morotai島免受盟軍的攻擊”,來形容中村輝夫的任務。 也就是說,從印尼人的觀點來看,中村不但不是侵略者,而且還保護了印尼免受荷蘭、米國、澳洲等白人殖民者所組成的“盟軍”的攻擊。 從銅像說明文字的論述來看,印尼人相當程度上接受了日本人所主張,大東亞戰爭就是“將亞洲從白人的殖民狀態解放出來”的戰爭。 印尼人的論述觀點其實也可以用來啟發台灣人。例如,1895年日本人進入台灣時,到底是像🀄國人所說的那般是「日本侵台」,抑或日本其實是幫台灣人從專制迂腐的中華帝國中解放出來,讓台灣得以有機會提早啟動現代化的工程!

亞洲民族的解放戰爭

Image
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侵略了亞洲各地。按照過去學校教科書的說法,這些國家因為被侵略,所以都痛恨日本。但事實卻不是如此,至少印尼這個國家是很感激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所作所為的。 這是位於東京都港區青松寺的一塊石碑,石碑建立於1958年,立碑人是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卡諾Sukarno 。 碑文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以日語寫成,下半部則是寫著印尼文。碑文的內容是: 「致  市來龍夫 君          吉住留五郎 君 獨立不專屬一個民族,而是對全人類的貢獻 Sukarno 1958年2月十五日 於東京」 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對盟軍無條件投降之後,一千多名日本軍人(包括台灣人日本兵陳志雄和李柏青)拒絕向盟軍投降,他們帶著武器加入印尼的反抗軍。他們教導印尼人如使用現代化武器,和他們並肩作戰,擊退殖民母國的荷蘭軍隊。 這些拒絕投降的日本軍人的想法是,他們要繼續為自己的理想而戰。他們當初之所以加入大東亞戰爭,就是因為認同日本政府所提出的「亞洲殖民地解放」的理想。雖然後來日本戰敗,但自己如果還有機會用另一種身份(印尼游擊隊)繼續為亞洲民族解放而奮鬥的話,他們仍然不願意輕言放棄。 經過四年的血戰,印尼終於在1949年獨立建國。但這些日本的義勇軍,也有半數於獨立戰爭中陣亡。 為了感謝日本軍人支援印尼的建國戰爭,印尼總統Sukarno特地在1958年訪問日本時,於東京青松寺立碑悼念這兩位對獨立戰爭有重大貢獻的前日本軍人。

“偷襲珍珠灣”是米國刻意製造出來的嗎?

Image
今天是珍珠灣事件發生的第83年。 根據米國的宣傳,很多人都以為二戰的米日衝突是從日本飛機攻擊珍珠灣開始,但事實卻非如此。 珍珠灣的攻擊事件發生於夏威夷時間的1941年12月7日早上7:49,日本海軍飛機襲擊珍珠灣,造成多艘船艦及人員的傷亡。但是在日本飛機襲擊珍珠灣之前的凌晨,米國驅逐艦Ward其實就已經在Oahu 島外海發現國籍不明潛艇,並且在6:45分予以擊沈。 該艘被擊沉的潛艇,是日本海軍的甲標的迷你潛艇。潛艇被擊沉的同時,艦上的兩名日本海軍也跟著陣亡。 所以從時序來看。在日本軍襲擊珍珠灣的7:49之前,就已經有米國軍艦在6:45向日本潛艇開火,然後潛艦因遭攻擊而沉沒,艦上的兩名日本海軍也跟著陣亡。就衝突及傷亡來看,是米國先向日本開火,日本軍人先被米國殺死。 但令人納悶的是,米國官方多年來卻一直刻意忽略驅逐艦Ward這項先發制人的成功軍事攻擊的事實。 米國為什麼這樣做?有個說法是,米國就是要製造“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刻板印象。 夏威夷時間1945年12月7日早晨6:53分,驅逐艦Ward在擊沉日本迷你潛艇之後,就向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發出電訊,報告他們在外海發現不明國籍潛艦,並予以擊沉的事件經過。但位於夏威夷Oahu島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不知是有意還是無能,竟將Ward的報告當成誤擊鯨魚處理,沒有積極向外發出敵人可能來襲的警告。 因為米國官方在面對Ward事件時的態度很奇怪,所以歷史上一直有人懷疑當時的羅斯福Roosevelt政權是不是刻意讓珍珠灣被日本攻擊,以摒除米國國內的反戰聲浪,讓米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向日本以及德國宣戰。 圖一,在太平洋戰爭中,率先發動攻擊,並成功擊沉日本潛艦的米國海軍Ward號DD-139驅逐艦。 圖二,被Ward擊沉的甲標的迷你潛艇的同型艦。 圖三,1941年,米國國內的反戰集會。

自民黨因為左傾進步政策而大敗

Image
日本自民黨在本次的國會選舉中大敗。 選舉結束後,不乏一堆學者專家出來說,因為日本人不滿自民黨裡面的金錢醜聞,所以敗選云云。 但究其實,那些學者專家只是依照政治正確在講廢話而已。自民黨這次敗選的一大原因其實是在於,傳統的支持不滿意岸田的左傾施政方向,還有不滿意上次的黨魁選舉結果,所以不出來投票。 岸田其實提出不少左派流行的“進步”政策,然後這些進步政策都讓日本國民,特別是自民黨的傳統支持者很不爽。但因為媒體還是偏左居多,對這些不得人心的失敗進步政策,往往都輕輕帶過,所以從媒體很難完全察覺出民間這股不滿的氣氛。 岸田有哪些左傾進步政策呢?在此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岸田內閣曾提出,為了減少地球的環境負擔,所以鼓勵日本人吃蟋蟀。沒錯,岸田內閣鼓勵日本人吃蟋蟀,而且為了推廣吃蟋蟀,消費大臣河野太郎還公然在媒體上表演吃蟋蟀給日本人看。 另一個左傾進步的案例是,岸田內閣配合通過公明黨提出的“LGBT之反歧視法案”。這個莫須有的“反歧視”法案其實引起不小的黨內爭議,有些自民黨議員認為的,日本社會又沒有在歧視這些人,幹嘛沒事通過這種抹黑日本社會的法案。為了表達不滿,他們集體退席抗議。 岸田因為左傾的進步政策招致不滿,但因為媒體人以自詡進步的人居多,所以相關新聞都輕輕帶過,然後隔海的台灣人更是無從知悉。 左傾的進步政策讓自民黨政權大敗,這個在台灣也曾發生過。台灣的執政黨應該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圖一,消費大臣河野太郎在媒體上鼓勵日本人吃蟋蟀。 圖二,自民黨議員退席抗議抹黑日本社會的反歧視法案。

風頭水尾

Image
風頭水尾 風頭水尾是由呂赫若所創作,收錄在“台灣決戰小說集”中的故事。 台灣決戰小說集,顧名思義就是台灣總督府在1944年大東亞戰爭時期所出版,收集名作家們寫的激勵台灣民心的小說集。 名為“決戰小說”,很容易讓老一輩的台灣人聯想起以前愛國反共的八股文章。也就是裡面可能會重複出現的“  蔣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反攻必勝、建國必成”之類的口號。 但令人意外的是,呂赫若的這篇決戰小說,不但沒有出現天皇萬歲、大東亞聖戰萬歲,或是打倒鬼畜米英等語句,故事中甚至沒有任何一個日本人登場。 “風頭水尾”就是一篇描述一對年輕的台灣人夫婦參與拓殖海埔新生地農場的故事。故事講的是台灣的人情、台灣的土地,以及台灣人如何勤奮工作,如何互相扶持的故事。 雖然被列入決戰小說,但通篇沒有一句政治口號,也絲毫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氛,只有勞動的美麗,還有互助的溫馨。

烏來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遭強制拆除事件

  新聞稿     06 April 2006 | 08:00 AM     新聞資訊中心 原住民權利 人權個案 今年(2006年)2月17日中國時報以聳動的標題,大篇幅報導設置於烏來瀑布公園的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造成社會誤解並嚴重污衊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協會(簡稱「協會」)。同日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召開記者會污衊協會歷史觀不正確,並要求台北縣府拆碑,隔日台北縣周錫瑋縣長既不察明事件來龍去脈,又以完全不附任何法律理由的公文,下令強制拆除由協會設立的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扣留至今仍未歸還。針對此一事件台灣人權促進會與協會邀集泰雅民族議會與相關的專家學者共同召開記者會對此一事件嚴加批判。 主持人台權會會長吳豪人首先指出,在此一事件中,中國時報、高金素梅與台北縣政府三者聯手欺壓弱勢的原住民,是久未出現的古典白色恐怖也是一種文字獄的展現,且其手法的粗糙顯而易見,知識缺乏的程度更是令人覺得可笑! 會中並播放錄影帶,除了呈現出台北縣政府的粗暴之外,同時透過影像的呈現直接駁斥了中時多項的錯誤報導,並無中時所說的「遍插日本國旗」亦無所謂的「致詞時滿場的日本話」,其實還播放了「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的中華民國國歌。 協會理事長簡福源先生氣憤地指出,該紀念碑從民國七十九年開始策劃八十年建立並於八十一年正式啟用至今十五年歷史,遷移至瀑布公園一切都是合法申請,台北縣長周錫瑋的作法非但不顧言論自由,還把原住民當成了三等公民,他搞不清楚在講求自由民主的台灣怎麼還會發生這種莫名其妙的事。紀念碑的設立是一件好事,這是歷史的寶藏,怎麼會反倒遭到媒體與政治人物的曲解。他同時也認為,立委高金素梅根本不是真正的原住民,真正的原住民就不會不瞭解原住民的歷史。因此,他要求中時、高金素梅與台北縣長應該要向協會、高砂義勇隊遺族與社會大眾道歉。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時也是外省台灣人協會理事長的張茂桂教授指出,拆碑事件中中國時報的報導與台北縣政府等一些相關的新聞報導與發言,使用了當代國族政治的語言,利用了中日之間的矛盾情結,輕易的製造政治正確,但這完全對於歷史缺乏應有的認識,歷史不應只是成王敗寇的興衰記錄,更不應被扭曲為當代政治利益服務。 就碑文的中譯方面,出席的東吳大學日文系朱廣興教授與未出席的台灣大學日文系系主任趙順文教授、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前系主任何思慎教授發...

最早的台灣人警察

Image
這是收錄在 #淡水新政記 一書中的照片。右手邊三個人是日本憲兵以及翻譯人員(戴黑帽者)。左起十二名配戴警棍的人眾則是在淡水當地召募並訓練完畢的台灣人警察(巡捕)。攝影的日期為1895年6月24日。 日本透過下關條約合法領有台灣之後,於1895年5月28日登陸鹽寮海灘,同年6月9日由福島安正大佐率眾乘坐八重山艦進入淡水。 福島大佐一行人進入淡水之後,除了忙著搜捕淪為土匪的台灣民主國士兵,以及發放米糧賑濟窮苦民眾之外,一行文武官員在進駐的初期就開始顧聘漢學老師學習台語,並且在6月14日起草「巡捕任用規則」五條,僱用當地人參與警務工作。任用規則的內容為:居住滬尾街擁有自宅的居民;二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結婚有妻室;無吸食鴉片習慣者;在經由兩名本地人的擔保下,得報名應徵巡捕。 6月15日,由福島大佐指揮的「淡水事務所」募得20名當地人成為巡捕候補之後,即對其進行集合、立正、答數、看齊、跑步、解散等操練,並教授簡單日本語。 6月24日,事務所將中西正樹通譯官設計的新制服和警棍發給受過訓練的巡捕,並在事務所前留下此張珍貴照片。 由於1895年的清國並沒有警察制度,所以這批由淡水事務所訓練的台灣人巡捕,可視為是台灣史上的第一批本土警察。這批台灣警察先驅的姓名在「淡水新政記」一書中都留有紀錄,有興趣者可進一步查閱。 福島安正大佐剛成立「淡水事務所」時,當地治安紊亂,北海岸一帶,從八里到三芝、金包里的居民,紛紛至淡水向福島大佐陳情,希望能派兵到他們的村莊幫忙平定土匪。 這些由淡水事務所訓練的第一批台灣人警察,後來應是對當地的治安做出重大貢獻,所以成為鄉親肯定籍效法的對象。三芝出身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就曾經說,他的父親從年輕時就決定要當警察,而且他的哥哥李登欽先生,也是選擇成為一名警察,可見當地人對警察這項職業,應該都有高度的肯定。 附帶一提的是,清國的近代警察制度一直到「義和團之亂」結束後的1901年才出現。義和團之亂發生後,已經升任少將的福島安政帶著翻譯官川島浪速前往清國平亂。川島因為在平亂的過程中表現傑出,並且極力阻止八國聯軍劫掠紫禁城,所以受到清廷的重視。亂事結束後,川島接受肅親王善耆的邀請,留在北京成立「警察教育所」,訓練清國人巡捕,是為中國近代化警政的始祖。 中國警政之父川島浪速的養女川島芳子為肅親王第十四女。川島芳子曾為滿洲的復國而奮戰,可惜功敗垂成,留下「有家不得歸、有淚無...

花園口大捷86週年紀念

Image
花園口大捷86週年紀念 發生於1938年6月九日的“花園口決堤大作戰”是打輸跑贏的中華冥國黃埔軍少數的成功戰役。 1938年6月,被日本皇軍打得抱頭鼠竄的中華民國黃埔軍,為了阻止日本皇軍的追擊,於是在蔣光頭的命令下炸毀鄭州市北部花園口一帶的黃河堤防。 蔣介石的決堤作戰是黃埔軍少數的成功作戰。花園口決堤之後,整個鄭州到淮北地區頓成水鄉澤國。影響面積高達54,000平方公里,災民600萬人,第一時間如螻蟻般被淹死的中國人有數萬人之多。 蔣介石一口氣殺死數萬中國人的作戰非常成功。不忍看到中國人的家園被水淹沒,皇軍果然暫停進擊,回過頭來救助中國的水患災民。皇軍在各地建置水災的難民營,開封的難民應收容了10000名災民,尉氏難民營收容了20,000災民,許通和朱仙鎮的難民營各收容了50,000名。 雖然犧牲了無數人命和製造數百萬災民,但蔣介石的花園口作戰成功的阻止了日本皇軍的進擊,可說是打輸跑贏的黃埔軍少數成功的作戰計畫。 附圖:停止打仗,忙著救護中國災民的日本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