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郵輪的高雄晚年
打狗的朋友,特別是旗鼓鹽的居民,有多少人還記得,1990年代的高雄港曾經是這艘郵輪的家?
這是一艘1949年在蘇格蘭下水的郵輪,船隻的名稱為Princess Patricia,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一位孫女同名,船主為加拿大的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下水後的前十年,Princess Patricia航行於西雅圖、溫哥華,以及維多利亞港Victoria之間的三角航線。Princess Patricia排水量5911噸,有四十九間頭等艙房給90位客人,另外還可搭載2000名乘客和50~60輛汽車。
1958年,Princess Patricia進行大改裝,由短程客船變成渡假郵輪,主要在夏季期間搭載西雅圖和溫哥華的客人至阿拉斯加沿岸旅遊。
1960年代年初期,一名住在洛杉磯的商人Stanley McDonald在每年的冬季時節包下Princess Patricia,搭載南加州的客人至墨西哥旅遊。由於Stanley策劃的海上旅遊非常成功,所以後來他直接成立了自己的郵輪船隊,而且就將船隊命名為Princess Cruise,也就是今天公主遊輪公司的由來。公主遊輪公司雖然不曾擁有Princess Patricia這艘祖母級的遊輪,但卻是以她的名稱來為自己的船隊命名。公主遊輪不斷成長,經歷過新的股東和經營團隊,目前則是世界最大的遊輪集團。70年代紅極一時的「愛之船」影集,就是在公主船隊的Pacific Princess郵輪上拍攝。
1980年代之後,新的大型郵輪陸續就航,Princess Patricia已經失去競爭力。1986年,溫哥華舉辦世界博覽會時,不再航行的Princess Patricia ,被徵用為臨時旅館。
在美洲失去舞台的Princess Patricia,後來被轉賣至台灣,改名華澳輪,擔任澳門和高雄間的旅客輸送。但是澳門-高雄航線沒有穩定客源,而且老舊輪船的維修費用越來越高,所以航線沒有幾年就停駛。
後來船名陸續被更換成東方公主、亞洲公主、Asian Princess,然後在高雄港停放了好一段時間,也曾經刊登了半版的報紙廣告找買主,但最後還是沒有結果。
1995年,完全失去舞台的阿嬤級公主遊輪在打狗被拆解,正式結束勞苦功高的一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