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斯坦的三張照片



這是2002年在東突厥斯坦旅行時所拍攝的照片。前面兩張的拍攝地點在喀什市區Kashgar,第三張則是在海拔3900公尺高的帕米爾高原上。
喀什是中國的邊疆大城,是中國鐵路網的西線終點。中世紀時期,回紇人(Uyghur另譯維吾爾)在中亞建立喀喇汗王國(Kara-Khanid Khanat又譯黑汗王國),喀什曾經是客喇汗王朝的首都。
喀什的居民有九成是回紇人,漢人的比率約只有八至九個百分比。
第三章照片的拍攝地點在帕米爾高原。該地是吉爾吉斯(Kyrgyz or Kirghiz)牧民們的聚落,鮮紅的大字就寫在吉爾吉斯小朋友們的小學圍牆上,相當招惹路人的視線。
以前曾開車經過美國的原住民保留區,看得到的招牌不外乎是加油站或是大賭場。類似這種強調「民族團結」或是「反對民族分裂」的標語牌,則從沒有出現過。
同行前往帕米爾的一位英國朋友認為,在吉爾吉司人的小學圍牆上,用鮮紅大字書寫「少數民族離不開漢人」一類的字眼,根本是露骨的侮辱威脅。
外人無法得知當地不同民族間的互動情況,不過從滿街都是「加強民族團結」之類標語來看,平和的表象下,應該還是有許多暗潮洶湧才對吧!
在台灣原住民部落工作的那段時期(1999-2000),我也從沒在當地看過那種標語。倒是在某些被遺忘的角落,在人們堆放垃圾,或是狗畜習慣便溺的地方,還可發現一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或是「反共必勝、建國必成」之類的標語。
2009年六月,烏魯木齊終於發生了回紇人的抗暴事件。對於亞洲內陸五千公里處的不幸事件,外界人能著力之處或許相當有限。不過還是期待,全世界的人都能從此事件獲得警惕,在高度經濟成長背後,中國這個信仰霸權的國家,對於人類文明可能帶來的災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