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子的東京散步1
….. We had left the train at Yotsuya and were walking along the
embankment by the station…..
這是小說「挪威森林」第二章的一段文字。內容是在說,主角渡邊與女主角直子在中央線(Chuo commuter line)列車上不期而遇,然後隨機在四谷(Yotsuya)站下車並前往堤道散步的事。
如果讀者有機會在四月初到了東京,然後也是坐著中央線電車到達四谷站,之後也是和兩位主角一般走上了堤道,就會跟著看到照片中的景觀。
堤道馬路另一端的那棟建築,是雙葉女子學園。雙葉女子學園是日本頂尖的貴族學校。
雙葉學園在「挪威森林」的第四章中會再度登場。
…Midori Kobayashi and I sat on a park bench together, looking at her
old school. Ivy clung to the walls, and pigeons huddled under the
gables, resting their wings. It was a nice, old building with character.
A great oak tree stood in the playground, and a column of white
smoke rose straight up beside it….
故事中的另一位女主角小林綠(Midori Kobayashi),和渡邊一起坐在堤道公園的板凳上,一邊看著自己的母校,一邊向渡邊訴說普通人家的小孩進到過族學校之後的辛苦經歷。小林綠所說的回憶,其實和George Orwell在皇家貴族學校---Eton College----中的求學經驗相當類似。
和雙葉學園一樣,小林綠並不是村上春樹憑空杜撰的人物。村上春樹的太太,也就是高橋陽子,本身就是雙葉學園的畢業生。所以有人說,挪威森林的一部份,就是村上春樹和陽子夫人大學時代的戀愛故事。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近年來,在台灣聽到「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話的次數越來越頻。但奇怪的是,不管怎麼聽,總是有牛頭不對馬嘴的違和感。日前花了時間比對之後才赫然發覺,原來台灣人對「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話的認知,竟然和日本人完全不一樣。 眾所周知,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諺語來自於 1582 年六月二十一日發生的「本能寺之變」。事變發生的當天,事件主角的明智光秀率領一萬三千名的大軍襲擊主公織田信長所駐居的本能寺。明智的大軍原本應是要出發前往支援在岡山作戰的的豐臣秀吉,但沒有想到卻回過頭來襲擊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織田信長雖是一代梟雄,但雙拳難敵四手,不管自己再怎麼厲害也打不過突然叛變的一萬三千軍力,最後落得兵敗自盡收場。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話,日本最老牌的字典「廣詞苑」的解釋是:、、 真の目的は別の所にある ,也就是指另有所圖的行動。 用中文來解釋,有點類似「聲東擊西」,或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類的佯攻手段。 在台灣方面,遍查了各個不同網站或是告示板所得的結果則大多是:「被自己人出賣」、「敵人就在身邊」之類,有點類似「禍起蕭墻」之類的解釋。 從歷史的事實來看,本能寺之變的確是有「聲東擊西」的橋段,也有「禍起蕭墻」的情節。也就是說,雖然台灣人和日本人對於「敵人就在本能寺」這句話有著完全不同的解釋,但兩者其實都合情合理,也就是兩造的認知都完全正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