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Made in Japan
隨著文化交流的增進,台灣人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一些來自日本的漢字。例如,代表旱田的「畑」,以及意思為十字路口的「辻」。
另外,還有一些日本人發明的漢字,其實在更早已前就被中文採用,只是中國人不說,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例如,生物學中的「腺」字,便是這些早期進入中文系統的日本字之一。
腺字是十九世紀初期,日本醫師宇田川榛齋編譯歐洲解剖書籍時所創造。
宇田川在研讀西醫書籍時得知,人體中有許多前人未曾提及的分泌液體構造。鑑於這些構造是人體的一部份,然後又像是湧泉一般可以分泌液體,所以便將「肉」和「泉」兩字合在一起,創造出「腺」這個字。
有趣的是,日文中的「腺」字發音和「泉」字一樣,都是唸成sen。若按照字意來發音,「腺」在中文裡其實也要跟著唸成「泉」才合理。可惜當初翻譯的人不查,直接跟著將「腺」字的日本發音譯成中文,所以造成現在大家都只好跟著將「腺」字唸成日本發音的sen。
隨著文化交流的增進,台灣人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一些來自日本的漢字。例如,代表旱田的「畑」,以及意思為十字路口的「辻」。
另外,還有一些日本人發明的漢字,其實在更早已前就被中文採用,只是中國人不說,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例如,生物學中的「腺」字,便是這些早期進入中文系統的日本字之一。
腺字是十九世紀初期,日本醫師宇田川榛齋編譯歐洲解剖書籍時所創造。
宇田川在研讀西醫書籍時得知,人體中有許多前人未曾提及的分泌液體構造。鑑於這些構造是人體的一部份,然後又像是湧泉一般可以分泌液體,所以便將「肉」和「泉」兩字合在一起,創造出「腺」這個字。
有趣的是,日文中的「腺」字發音和「泉」字一樣,都是唸成sen。若按照字意來發音,「腺」在中文裡其實也要跟著唸成「泉」才合理。可惜當初翻譯的人不查,直接跟著將「腺」字的日本發音譯成中文,所以造成現在大家都只好跟著將「腺」字唸成日本發音的se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