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國島的馬
與那國島的與台灣的距離雖近,但兩地的民俗風情卻大大不同。例如,台灣農村習慣用牛來耕田拉車,與那國島則是習慣用馬來做這些事情。
與那國島本來沒有馬,至少在1477年,由漂流至當地的濟州島人所轉述的「李朝實錄」中,並沒有有記載到與那國島上有馬。
家有鼠, 畜牛雞猫, 不食牛雞肉, 死則輒埋之。 俺等云: ‘牛雞肉可食, 不可埋。’ 島人唾而哂之。 一, 山多材木, 無雜獸。 一, 飛禽惟鳩與黃雀而已。 一, 昆蟲, 有龜、蛇、蟾、蛙、蚊、蠅、蝙、蝠、蜂、蝶、螳蜋、蜻蜓、蜈蚣、蚯蚓、螢、蟹。
所以至少在十五世紀的時候,與那國島人還是習慣用牛來耕田。至於馬匹,記錄當中則沒有有提到。
沒有人知道,馬匹於何年何日來到與那國島,與那國馬的祖先來自何處,文獻也沒有記載。
沒有人知道,馬匹於何年何日來到與那國島,與那國馬的祖先來自何處,文獻也沒有記載。
近年來,有學者檢視了日本各地土產馬匹的粒腺體DNA(http://agriknowledge.affrc.go.jp/RN/2010782468.pdf),結果發覺各地的馬匹只有些微的遺傳變異,而無系統上的明顯差別。也就是說,不管是日本本土的馬匹或是宮古島、與那國島等離島的馬匹,都是由亞洲大陸引進,然後帶到日本各地繁衍後代。從地緣關係來看,宮古島與與那國島的距離最近,而兩地馬匹的DNA半套體也最相近。
「孤島醫師」的男主角醫師在劇中常騎著腳踏車訪視病人,但根據當地耆老的描述,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島上唯一的醫師池間榮三先生,其實是騎著馬出去看病人的!
馬的分類以身高147公分為界,肩高不滿147公分者稱為「矮種馬pony」,超過147公分的則分類為「馬horse」。生長在小島上的與那國馬不需要大身軀,由於其肩高介於120公分至130公分,所以被分類為矮種馬。
日本曾經在1928年通過一條馬匹品種改良的法案。法案中規定,所有日本土產的公馬都要接受去勢,增加母馬與外來種公馬的配種機會。與那國島地處海外,島上沒什麼西洋引進的公馬,所以馬匹仍維持著原來的血統。
隨著交通工具與農耕機具的發達,與那國馬在戰後被陸續棄養。到了1945年的時候,只剩下59隻倖存的馬匹。後來島上成立了「與那國馬保護協會」,專司馬匹的保與工作。2012年,島上約有120匹與那國馬,少數由私人飼養,大多數則被放牧在島上的北牧場和東牧場。
近年來,有業者推出騎馬遊島的行程,再次將與那國馬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第一張相片是在路邊吃草的與那國馬,是私人飼養的寵物。
第二張相片則是東牧場的風力發電機和自由放牧的與那國馬。
第二張相片則是東牧場的風力發電機和自由放牧的與那國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