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國軍屬到越南難民---林文莊的故事
從帝國軍屬到越南難民---林文莊的故事
1980年,日本作家吉澤南先生在長崎的收容所採訪來自越南的難民時,意外發現一位充當翻譯的越南難民竟然口操流利日語,而且還能讀寫,簡直就和一般日本人沒有兩樣。
進一步探尋之後,作家才知道,原來這位「越南難民」是一位受日本教育長大的舊日本籍台灣人。
這位「難民」的姓名為林文莊,漢名莊百洋,1924年出生,日本籍台灣人。
1943年五月,林文莊從總督府熱地農業技術錬成所結業之後,被分發前往越南北寧市的大南公司,主要工作是教導當地人種植黃麻(jute)。
1944年戰爭結束後,林文莊戰後看到前來受降的盧漢率領的中國軍,在越南的種種惡行之後,更加深了自己身為日本人的驕傲。
日本戰敗後,林文莊被北越的「越南獨立同盟會」逮捕,並拘留到1948年才釋放。
林文莊出獄之後已經是1948年,當時不管是日本人或是台灣人,大部分都已經被引揚離開越南。
林文莊找不到同胞,更找不到外交領事館幫忙,無奈之下只得接受昔日農耕隊越南友人的介紹,前往北越的清水縣工作生活。
林文莊後來與投宿屋主的女兒結婚。1949、1950、1952年,長女、長男、次女陸續誕生。
1954年,北越政府終於為流落該國的日本人召開會議,商討這些人的未來。該次會議於北越的太原地區舉行,林文莊兼程趕往,雖然最終遲到未能與會,但他還是在那裏遇到另外兩位相同遭遇的台灣日本人。
那兩位台灣同鄉告訴他,由於日本政府不承認他們是日本人,所以拒絕他們的引揚要求。沒有祖國可以回去的林文莊只好回到清水繼續過農夫的生活。
由於日本政府不承認林文莊的國籍,而當時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又和北越處於敵對狀態,1956年北越政府遂建議無國籍狀態的林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護照。林文莊以郵寄的方式向中國大使館提出請求,但沒獲得任何回應。
1959年,北越政府又有了另一梯次的舊日本兵集會,新一波「現身」的四十多名舊日本兵中,有二十多人引揚回日本。 林文莊等三人,依舊被拒絕於外。
之後越戰爆發,整個越戰期間,林文莊就以無國籍身份在北越生活。
1973年,林文莊終於與台灣方面取得聯絡,並且經由郵寄得到日本時期台灣戶籍謄本的複本。
1975年越戰結束,日本在河內重新建立領事館。
林文莊本身受日本教育長大,當初也是以日本人的身份來到越南,到了越南之後他還是以身為日本人的態度繼續生活。可是當他把舊戶籍謄本送至新建立的日本領事館後,日本領事館仍然不願意承認他是日本人。
自1975年起,林文莊每個月都會寫一封信給河內的日本領事館,不斷重複自己曾經是日本人的事實,但從未獲得日本領事館的回應。
1978年中國入侵越南國土,越南北部邊境陷入混亂,類似林文莊這種台灣出身的無國籍人士動輒成為越南人質疑的對象。內政混亂加上自身被越南人仇視,1978年林文莊終於帶著祖孫三代共十五人從越南北部的海防市偷渡出海。他們一家人先在香港的難民營度過十四個月,之後在1980年轉往日本長崎。
經過37年的漂泊,林文莊一家人終於回到不是故鄉的祖國,但祖國給他的身份是「越南難民」,而不是他始終堅持的日本國民!
1980年代,日本陸續收留了12000多位中南半島的難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