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忠天皇的朝鮮軍人




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許多台灣人和朝鮮人與日本軍隊一起參與了戰爭。

參與戰爭的台灣人超過二十萬,其中以軍屬的身份者居多,志願兵的身份居次,擔任軍官者很少,至於將官則完全沒有。

朝鮮加入日本帝國的時日雖較台灣短,但朝鮮人與日本軍的互動則較台灣人密切許多。與日本軍互動的朝鮮人,從低階的軍屬、慰安婦,到一般的軍官,甚至將官都有!

二次大戰中,最高階的朝鮮人日本軍是洪思翊中將。洪中將出生於1889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軍官)學校。曾指揮圍剿八路軍的戰役,於菲律賓迎接終戰。
洪因為在菲律賓擔任過戰俘營管理者,所以戰後被聯軍以虐待戰俘的罪名起訴。

在軍事審判過程中,洪中將始終保持緘默,不為自己辯解,也不承認任何指控。他曾私下表示「從古至今,被冤死者甚眾,多他一人也不算甚麼」、「這是對敗戰者的審判」。
洪最終被判死刑,並於菲律賓「伏法」。

洪將軍一生沒有改過姓名,即使是在皇民化運動的高潮中亦不例外。


另一位有名的朝鮮日本軍人則是後來的韓國總統朴正熙。
朴正熙1917年出生,畢業於滿州國陸軍軍官學校和日本軍官學校,還當過滿州國溥傑親王的學生兼下屬。正熙當年要報考軍校的時候,已經超過年齡限制,所以他特地寫了一封血書,慷慨激昂的表示,「竭盡精神和氣魄無私奉公,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受辱」、「為滿州國以及日本國奉獻」。
在皇民化運動中,80%的韓國人更改成日本式的姓名,朴正熙也是其中之一。朴正熙進入軍校後不久,1941年他就改名「高木正雄」,後來有一陣子又改稱「岡本實」。




二次大戰時,台灣也有人從軍,用血書報名的也不少。不過大都是軍屬或是志願兵,類似朴正熙這麼熱衷於進入軍校者則還沒出現過。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