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戰爭的原因

在國民黨的史觀中,所謂八年抗戰是從七月七日發生的盧溝橋衝突開始。
但歷史事實並非如此,盧溝橋的衝突其實只持續兩天,兩天之後中國軍就主動求和了(圖一)。
所以,日中戰爭的爆發絕對不是如同國民政府所說的那般,是在盧溝橋的七七事變之後就進入「全面抗戰」。
就如同圖一的新聞所示,盧溝橋衝突其實只持續兩天就結束了。真正讓日本和中國爆發更嚴重衝突的原因,其實是在盧溝橋衝突三週之後發生的「通州日僑大屠殺」。
1937年七月29日凌晨兩點,由中國人組成的冀東防共政府保安隊進入位於通州的日本僑民居住地,以殘忍的手法無差別的屠殺了226名日本籍人士,包括老弱婦孺,甚至襁褓中的嬰兒也不放過(參見圖二)。
盧溝橋事件發生時,不論是日本軍部或是日本國內的輿論,都傾向息事寧人,避免擴大衝突。
但是到了七月29日的通州屠殺發生之後,不論是社會輿論或是軍部,莫不群情激憤,開始不排除用強硬手段對付中國,「暴支膺懲」四個字也開始出現在報紙上(圖三)。
讓日本和中國進入全面戰爭的原因,絕對不是盧溝橋事件,而是因為中國人在通州的無差別屠殺所致!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