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死台北的印度英雄
今天是印度建國英雄Subhas Chandra Bose 客死台北的第73年。
和聖雄甘地的非暴力路線不同, Bose生前主張武裝革命建國。
Subhas Chandra Bose,1897年生於印度加爾各達,1945年卒於台北陸軍南醫院(和平醫院)。
Subhas Chandra Bose,1897年一月23日生於印度加爾各達,畢業於加爾各達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大學畢業後,Bose參加高等文官考試,但因不想成為殖民政府的傀儡,所以放棄派任的公職。
1930年,Bose經過選舉,成為加爾各達市長,可是因為英國政府忌諱其反殖民政府路線,所以藉故將其免職。
1938年Bose當選國民會議派的議長,但激進路線不為甘地等其他同志接受,旋即辭職。
1939年歐洲爆發戰爭,英國軍隊不敵希特勒,被迫撤出歐陸。Bose建議甘地趁此時機發動暴力革命,但仍不為甘地接受。
不久之後,Bose因為策劃暴動而遭逮捕下獄。假釋之後,Bose潛逃阿富汗,想要經由陸路尋求蘇聯的政治庇護,但為蘇聯所拒絕。
之後在義大利駐阿富汗外交官的協助下,Bose偽裝成外交官前往柏林,企圖尋求希特勒的幫忙。Bose在德國與希特勒見面。
在希特勒的幫助下,Bose與北非戰場的印度俘虜見面,並將他們組織成軍隊。Bose同時還主持廣播節目,向散居英國的印度人喊話。
居留德國期間,Bose與奧地利出身的Emilie Schenkl小姐同居,兩人並育有一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敗英軍,佔領新加坡和馬來半島。Bose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遂搭乘德國潛艇U180至馬達加斯加外海,再轉乘等候於該海域的日本伊29號潛水艇至日本。
Bose離開德國時,幼女只有四個月大。
Bose到達日本後,以印度流亡政府代表的名義,參加了東條英機和汪經衛等人組成的「大東亞會議」。
1944年,Bose帶領了由流亡印度人和印度戰俘組成的印度國民軍,準備由緬甸反攻印度。可是隨著日本軍在緬甸的敗北,反攻計畫也跟著胎死腹中。
Bose原本就是社會主義的信仰者。1945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Bose打算搭乘飛機至滿州國,投奔社會主義的蘇聯或是中國共產黨。8月18日,Bose乘坐的97式轟炸機在松山機場起飛失敗,全身嚴重灼傷,當晚於台北陸軍醫院南院區過世。
由於Bose過世時候的台灣正處與政權交接的空白期,所以當時的紀錄幾乎都被日後的國民黨政府散失掉。有好長一段時間,世人並不知道Bose死於台北松山機場。加爾各達地區甚至出現許多自稱是Subhas Chandra Bose的冒牌貨。印度政府也曾去函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詢問Subhas Chandra Bose是否真的死於松山機場的事故。結果不識字兼沒衛生的國民黨政府,當然是一問三不知。
事實的情況是,Bose過世後,遺體於台北的西本願寺火化,骨灰則供奉於東京杉並區的蓮光寺。
第一章照片是Subhas Chandra Bose位於加爾各答的銅像。
第二章照片是乾甘地與Subhas Chandra Bose。
第三章照片是大東亞會議的與會者。右邊第一人是Bose,第四人是東條英機,第五人是汪精衛。
和聖雄甘地的非暴力路線不同, Bose生前主張武裝革命建國。
Subhas Chandra Bose,1897年生於印度加爾各達,1945年卒於台北陸軍南醫院(和平醫院)。
Subhas Chandra Bose,1897年一月23日生於印度加爾各達,畢業於加爾各達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大學畢業後,Bose參加高等文官考試,但因不想成為殖民政府的傀儡,所以放棄派任的公職。
1930年,Bose經過選舉,成為加爾各達市長,可是因為英國政府忌諱其反殖民政府路線,所以藉故將其免職。
1938年Bose當選國民會議派的議長,但激進路線不為甘地等其他同志接受,旋即辭職。
1939年歐洲爆發戰爭,英國軍隊不敵希特勒,被迫撤出歐陸。Bose建議甘地趁此時機發動暴力革命,但仍不為甘地接受。
不久之後,Bose因為策劃暴動而遭逮捕下獄。假釋之後,Bose潛逃阿富汗,想要經由陸路尋求蘇聯的政治庇護,但為蘇聯所拒絕。
之後在義大利駐阿富汗外交官的協助下,Bose偽裝成外交官前往柏林,企圖尋求希特勒的幫忙。Bose在德國與希特勒見面。
在希特勒的幫助下,Bose與北非戰場的印度俘虜見面,並將他們組織成軍隊。Bose同時還主持廣播節目,向散居英國的印度人喊話。
居留德國期間,Bose與奧地利出身的Emilie Schenkl小姐同居,兩人並育有一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敗英軍,佔領新加坡和馬來半島。Bose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遂搭乘德國潛艇U180至馬達加斯加外海,再轉乘等候於該海域的日本伊29號潛水艇至日本。
Bose離開德國時,幼女只有四個月大。
Bose到達日本後,以印度流亡政府代表的名義,參加了東條英機和汪經衛等人組成的「大東亞會議」。
1944年,Bose帶領了由流亡印度人和印度戰俘組成的印度國民軍,準備由緬甸反攻印度。可是隨著日本軍在緬甸的敗北,反攻計畫也跟著胎死腹中。
Bose原本就是社會主義的信仰者。1945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Bose打算搭乘飛機至滿州國,投奔社會主義的蘇聯或是中國共產黨。8月18日,Bose乘坐的97式轟炸機在松山機場起飛失敗,全身嚴重灼傷,當晚於台北陸軍醫院南院區過世。
由於Bose過世時候的台灣正處與政權交接的空白期,所以當時的紀錄幾乎都被日後的國民黨政府散失掉。有好長一段時間,世人並不知道Bose死於台北松山機場。加爾各達地區甚至出現許多自稱是Subhas Chandra Bose的冒牌貨。印度政府也曾去函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詢問Subhas Chandra Bose是否真的死於松山機場的事故。結果不識字兼沒衛生的國民黨政府,當然是一問三不知。
事實的情況是,Bose過世後,遺體於台北的西本願寺火化,骨灰則供奉於東京杉並區的蓮光寺。
第一章照片是Subhas Chandra Bose位於加爾各答的銅像。
第二章照片是乾甘地與Subhas Chandra Bose。
第三章照片是大東亞會議的與會者。右邊第一人是Bose,第四人是東條英機,第五人是汪精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