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北大荒的日本軍官
消失在北大荒的日本軍官
2019年九月,北海道大學教授岩谷將接到邀請函前往北京開會。沒想進入北京不久,岩谷就與外界失聯,後來傳出被中國政府以間諜罪名拘留的消息。岩谷一直到2019年十一月中才被釋放。
類似岩谷這種日本人在中國被消失的故事其實很多,遠在1931年,就曾在北大荒的滿洲地區發生過,而且結局比岩谷教授的遭遇悲慘許多。
1930年代,雖然日俄戰爭已經結束二十多年,但隨著紅色蘇聯的興起,日本仍然感受來自北方的威脅。
1931年六月,現役陸軍大尉中村震太郎帶同兩名日本人、一名白俄人和蒙古人前往大興安嶺附近調查。
可是中村大尉出發後不久即失去聯絡,且到了預定回返的日期之後,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為找尋大尉一行人,關東軍的哈爾濱情報部門,派出片倉衷大尉等三人便衣暗中查訪,後來在八月的時候終於得知,中村大尉一行人已經在六月27日被張學良的部下、屯墾軍的關玉衛隊長槍斃,隨身攜帶的手槍和大量財物全被關玉衛等人據為己有,且屍體已被火化。
八月17日,關東軍對外公佈中村大尉殉職的消息。
消息曝光之後,張學良政府辯稱沒有此事,一切都是日本關東軍自導自演。
當時的日本首相是若槻禮次郎、外務大臣是幣原喜重郎。幣原對於中村大尉被殺一事採取的態度是:
中國政府要認錯、賠償、懲罰違紀者、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幣原的口頭式對應讓關東軍和日本的輿論大大不滿。
原因在於,在中村大尉被謀害前,已經有眾多日本人,特別是日本籍的朝鮮農民,陸續在滿洲各地遭到攻擊、殺害。
滿洲地區的漢人移民,一直對朝鮮人抱持敵意,認為朝鮮人不該出現在滿洲地區和他們搶土地、搶水源。
但問題是,朝鮮人從古代就與滿洲有著密切關聯,滿洲古代的高句麗、渤海國等政權,不管是在血統上或是文化上,都與朝鮮半島的民族有關聯。反倒是漢人的滿洲屯墾,是遲至十九世紀才開始。這種漢人禁止朝鮮人在滿洲屯墾的做法,從朝鮮人的立場來看,不但荒謬、更是霸道。
面對中國人的反覆襲擊,日本外務省總是以口頭的警告作收。外務省無能就國際法的角度要求中國政府(實際上,中國當時亦無統一的政府),亦不敢以軍事力量追究那些施暴的中國馬賊(軍閥)。
中村大尉被狙殺且毀屍滅跡的事情公開後,日本人對於官僚無能的不滿情緒達到頂點。
由於日本的輿論壓力持續增加,且片倉衷公布的證據很難辯駁,所以張學良政府終於在9月十八日承認中村大尉被殺一事。
張學良當時的說法是,中村大尉一行人是因為從事間諜行為,所以被關玉衛的部隊逮捕。且中村大尉在被捕後企圖脫逃,所以最終遭擊斃。
張學良的說詞當然無法被日本輿論接受,一來是未經審判怎可定罪說是間諜,二來是槍斃之後還侵占財物、焚毀屍體。不管怎麼看,這些根本都是殺人越貨、毀屍滅跡的土匪行徑。
由於對官僚化的危機處理方式失去信心,日本關東軍在張學良政府承認殺害中村大尉後的晚上,以南滿洲鐵道遭到中國人破壞為由,向張學良軍隊的北大營發動攻擊。九月十九日上午八點二十五分,駐守在朝鮮半島的朝鮮日本軍,亦跨越鴨綠江國境加入戰鬥。
朝鮮軍在缺乏天皇的命令下就跨越國境進行軍事行動一事,原本是嚴重的犯罪,但因為日本國內輿論都支持懲罰性的向中國開戰,所以這件跨越國境的攻擊事件最後就不了了之。
關東軍和朝鮮軍的軍事行動,發展到後來就是滿洲國的建立。
後來的歷史紀錄都說9月十八日的鐵道破壞是軍事衝突的原因,但究其實,起因還是在於朝鮮農民被壓迫,以及日本軍人中村震太郎遭謀殺所致。
附圖:中村震太郎大尉(右)與同伴井杉延太郎
2019年九月,北海道大學教授岩谷將接到邀請函前往北京開會。沒想進入北京不久,岩谷就與外界失聯,後來傳出被中國政府以間諜罪名拘留的消息。岩谷一直到2019年十一月中才被釋放。
類似岩谷這種日本人在中國被消失的故事其實很多,遠在1931年,就曾在北大荒的滿洲地區發生過,而且結局比岩谷教授的遭遇悲慘許多。
1930年代,雖然日俄戰爭已經結束二十多年,但隨著紅色蘇聯的興起,日本仍然感受來自北方的威脅。
1931年六月,現役陸軍大尉中村震太郎帶同兩名日本人、一名白俄人和蒙古人前往大興安嶺附近調查。
可是中村大尉出發後不久即失去聯絡,且到了預定回返的日期之後,還是沒有任何消息。為找尋大尉一行人,關東軍的哈爾濱情報部門,派出片倉衷大尉等三人便衣暗中查訪,後來在八月的時候終於得知,中村大尉一行人已經在六月27日被張學良的部下、屯墾軍的關玉衛隊長槍斃,隨身攜帶的手槍和大量財物全被關玉衛等人據為己有,且屍體已被火化。
八月17日,關東軍對外公佈中村大尉殉職的消息。
消息曝光之後,張學良政府辯稱沒有此事,一切都是日本關東軍自導自演。
當時的日本首相是若槻禮次郎、外務大臣是幣原喜重郎。幣原對於中村大尉被殺一事採取的態度是:
中國政府要認錯、賠償、懲罰違紀者、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幣原的口頭式對應讓關東軍和日本的輿論大大不滿。
原因在於,在中村大尉被謀害前,已經有眾多日本人,特別是日本籍的朝鮮農民,陸續在滿洲各地遭到攻擊、殺害。
滿洲地區的漢人移民,一直對朝鮮人抱持敵意,認為朝鮮人不該出現在滿洲地區和他們搶土地、搶水源。
但問題是,朝鮮人從古代就與滿洲有著密切關聯,滿洲古代的高句麗、渤海國等政權,不管是在血統上或是文化上,都與朝鮮半島的民族有關聯。反倒是漢人的滿洲屯墾,是遲至十九世紀才開始。這種漢人禁止朝鮮人在滿洲屯墾的做法,從朝鮮人的立場來看,不但荒謬、更是霸道。
面對中國人的反覆襲擊,日本外務省總是以口頭的警告作收。外務省無能就國際法的角度要求中國政府(實際上,中國當時亦無統一的政府),亦不敢以軍事力量追究那些施暴的中國馬賊(軍閥)。
中村大尉被狙殺且毀屍滅跡的事情公開後,日本人對於官僚無能的不滿情緒達到頂點。
由於日本的輿論壓力持續增加,且片倉衷公布的證據很難辯駁,所以張學良政府終於在9月十八日承認中村大尉被殺一事。
張學良當時的說法是,中村大尉一行人是因為從事間諜行為,所以被關玉衛的部隊逮捕。且中村大尉在被捕後企圖脫逃,所以最終遭擊斃。
張學良的說詞當然無法被日本輿論接受,一來是未經審判怎可定罪說是間諜,二來是槍斃之後還侵占財物、焚毀屍體。不管怎麼看,這些根本都是殺人越貨、毀屍滅跡的土匪行徑。
由於對官僚化的危機處理方式失去信心,日本關東軍在張學良政府承認殺害中村大尉後的晚上,以南滿洲鐵道遭到中國人破壞為由,向張學良軍隊的北大營發動攻擊。九月十九日上午八點二十五分,駐守在朝鮮半島的朝鮮日本軍,亦跨越鴨綠江國境加入戰鬥。
朝鮮軍在缺乏天皇的命令下就跨越國境進行軍事行動一事,原本是嚴重的犯罪,但因為日本國內輿論都支持懲罰性的向中國開戰,所以這件跨越國境的攻擊事件最後就不了了之。
關東軍和朝鮮軍的軍事行動,發展到後來就是滿洲國的建立。
後來的歷史紀錄都說9月十八日的鐵道破壞是軍事衝突的原因,但究其實,起因還是在於朝鮮農民被壓迫,以及日本軍人中村震太郎遭謀殺所致。
附圖:中村震太郎大尉(右)與同伴井杉延太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