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其實是成功的好制度
「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其實是好制度。
1895年,日本剛取得台灣時,政府內部就曾經討論過,日本人和台灣人都是亞洲人,所以日本到底是要把台灣當成殖民地?或是像德國對待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挪戀兩個省一般,就當作是內地延長?
無奈日本人登陸台灣之後,除了台北和台南兩地之外,到處都充滿了歧視外族的台灣人,他們看到日本人不是砍就是殺,完全無法理性溝通。
在這種狀況下,日本人自然知道台灣不可能當成「內地延長」治理,所以後來就透過所謂的「六三法」,在台灣施行日本帝國內的一國兩制。
但是,經過五十年的努力之後,台灣人的語言水準和公民素養已經漸漸和內地沒有差距,所以在日本領台的第五十一年,也就是1945年初,日本天皇下了詔書,明白宣布台灣人從此可以取得國會議員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實施的義務教育和徵兵制,「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制度終於在第五十一年被改變,台灣從此結束被殖民,成為日本內地延長的國土。
下圖:天皇的終結殖民地詔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