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總統的自殺密令



1941年,米國的羅斯福總統很想參戰,英國的邱吉爾希望他參戰,重慶政權的蔣介石更希望米國參戰。但困難之處在於,羅斯福在之前的競選活動中宣示了不主動參戰的政見,而且米國國內各地的反戰團體持續示威,她們不但反對參戰,甚至連經濟援助英國都有意見。


為了讓米國被軸心國攻擊,為了讓羅斯福政府有藉口推翻不參戰的政見,當時的米國政府竭盡所能的挑釁太平洋彼端的日本,希望日本能主動攻擊米國,這樣羅斯福就可以解套參戰,邱吉爾也可以不再孤軍面對德國的威脅。


米國先是以解除軍職的飛行員組織飛虎隊支援重慶政權,然後又在1941年八月一日宣布不賣石油給日本。


當時日本的石油八成來自米國,米國本以為禁運石油之後日本應該會宣戰,但沒想到日本已經事先貯存了一年半用量的石油,所以羅斯福的石油禁運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


到了1941年十一月,羅斯福政府已經不願再等待,於是總統親自下了一封密令給位於馬尼拉的米國亞洲艦隊司令Thomas Hart。


密令的內容包括:


派出Isabel號等三台船至日本控制的越南海岸進行偵搜任務。船身須以不明顯的方式表明自己是米國軍艦,船上不用有太多武裝,受到攻擊也不用積極回應,船上盡量僱用菲律賓船員。


Hart接到密令之後心中充滿疑惑,因為偵搜任務由PBY水上飛機來進行就綽綽有餘,而且當時日本軍沒有雷達,所以即使水上飛機被日本軍發現,只要躲到雲層裡面去就沒事,為什麼非得由總統親自指派一艘舊船去進行偵搜任務,還且還不能有太多武裝,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活靶?


再次讀過總統密令之後,Hart終於瞭解,總統就是想派活靶出去招惹日本軍,而招惹日軍的目的相當清楚,就是製造米國被攻擊的事實,好讓羅斯福解脫無法參戰的政見束縛。


馬尼拉時間,1941年12月三日,710噸的Isabel號在John Payne的指揮下駛出馬尼拉灣,他們的目的地是越南的金蘭灣Camranh Bay海域。


12月五日早上七點,一台日本海軍的偵察機發現Isabel號,並開始圍繞船艦飛行。接下來就是,日本的飛機不斷尾隨Isabel號並對其拍照,Isabel號的人員也不甘示弱的對拍回去,兩方都沒有人開火。到了晚上七點,Isabel接到馬尼拉艦隊司令部的返航命令。遠東時間1941年12月八日凌晨兩點半,Isabel號還來不及回到馬尼拉灣,日本軍開始攻擊夏威夷珍珠港。


12月八日早上,回到馬尼拉的Payne前往司令部向指揮官Hart報到。Payne的出現讓Hart非常意外,因為連Hart都說,他本來以為已經無法再見到Payne。


話說羅斯福用舊巡邏艦挑釁日本的計畫雖然失敗,但終究還是因為珍珠港事變取得參戰的大義名分,而且還意外的獲得全米民眾的熱情支持!


圖一是當1941年在芝加哥街頭鼓吹反戰的婦女團體Mother's Crusaders 。


圖二是710噸的伊莎貝爾號巡邏艦。伊莎貝爾進水時是驅逐艦,老舊之後被降級為巡邏艦。


圖三是當時米軍的偵察主力 Consolidated PYB Catalina水上飛機。

圖四是相關文章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