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死於文革的港英世界桌球冠軍
中國桌球霸權的建立,以及乒乓外交的成功,其實都得龜公於外國友人對中國的無私奉獻。
這些人包括有之前提起過的日本教練----荻村伊智郎,還有下文將討論的英國香港人榮國團。
容國團,1937年八月出生於英國香港。13歲罹患肺結核,一面養病一面打桌球復健。
1957年前往中國加入廣東桌球隊,1959年在德國舉辦的世界桌球賽中大放異彩,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人」冠軍選手。
1961年,容國團在北京的世界桌球大會上與中國選手莊則棟合作,一起再為中國奪下團體組的冠軍。
這麼樣一位熱愛中國、對中國體育有著難以抹滅貢獻的容國團先生,理應被當作民族英雄崇拜才對,但在病態的文化中卻不是如此。
就在容國團回歸中國,連續為詛國奪得世界金牌之後數年,中國發生了文化大革命。
類似容國團這種香港長大的人似乎無法理解強國兇狠的鬥爭文化,也或許他根本和一般的日本時代台灣人一樣,認為自己奉公守法,應該沒理由會惹禍上身才對。
容的天真想法無法讓他躲過文革的慘禍。像容國團這種從外國「回歸祖國」的人,在文革期間陸續被指控為「外國間諜」,並遭受無止盡的批鬥。
1968年6月20日,香港英國出身的桌球世界冠軍,在紅衛兵的連番迫害下上吊自殺,結束了他為國爭光的一生。
容國團因為是第一位桌球世界冠軍,所以在中國擁有崇高地位。1968年遭到鬥爭身亡後,其原本的頂尖地位迅速由中國內地出身的莊則棟取代。
除了容國團之外,另外兩位從香港「回歸」的桌球好手姜永寧和傅其芳,也在文革中被「畏罪自殺」。
容、傅、姜三名對中國桌球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港英人就這樣在文革中被肅清,中國桌壇此後完全由「內地中國人」掌權,港英人的貢獻甚至不再被提起。
下圖,對中國桌球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三名英國香港人,容國團、傅其芳、姜永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