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落到國家,從出草到殺敵



打破封建制度,建立統一政權是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日本在實行明治維新之前,就是要先經歷過戊辰戰爭,結束封建制度,才有辦法順利建立統一的現代化國家。

台灣在近代化的過程也是如此。以先住民的部落為例,在十九世紀末期,先住民仍以部落文化為主,彼此還會因為獵場與其他各種理由,發生武力衝突。例如圖一的獵人頭習俗,在當時就是被視為武勇的行為。

到了二十世紀的前期,部落間的衝突雖逐漸減少,但彼此仇視的文化仍然存在。當時的統治當局,也會利用這種彼此仇視的部落文化,來對付反政府的勢力。例如圖二就是在薩拉毛社事件中參與討伐的馬赫坡族人,圖三則是在霧社事件中參與討伐的道澤社族人。


之後,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皇民化運動的推行,先住民之間的部落已經不再對立。彼此之間,已經從之前的部族認同昇華到國家的認同。

圖四是1942年在台東廳成軍,準備出征南洋的高砂義勇隊。此時,在先住民之間,彼此的敵視態度已經幾乎消失,先住民青年之間的認同已經從部落提升到國家。他們仍然崇尚武勇,但殺敵彧首的對象,已經是國家的敵人,而不再是狹隘的以部族做區別。

日本統治,豐富了台灣的先住民文化,並將國家觀念帶入先住民的部落中。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