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偏鄉的台灣人軍醫
吳平城醫師除了當過大日本帝國海軍軍醫,且曾服務於後來被海嘯摧毀的日本偏鄉之外,他還是太平洋戰爭三大船難的倖存者,以及游擊隊醫師陳篡地的同袍!
吳平城醫師,1914年出生於台南州,1938年岩手醫專畢業後,先進入台南醫院工作,一年後於安南區開業!
1944年九月28日,吳醫師接受日本海軍徵召至高雄報到,同時結識日後的228游擊隊醫師陳篡地。
訓練結束後,吳醫師搭乘神靖丸前往新加坡。船隻先經過香港、三亞等地,然後再進到越南的西貢補給休息。
船隻停泊在香港時,吳醫師從同袍的口中得知,原來當地人對慰安婦的稱呼是「花姑娘」。
進入到西貢之後,吳醫師目睹原本趾高氣昂禁止亞洲人進入的法國高級餐廳,因為日本人的來到而只好服務所有膚色的客人。
還有認識的台灣人在西貢經商致富,娶了法越裔的美麗太太,過著幸福的生活。
1945年一月十二日,神靖丸正要離開越南前往新加坡時,不幸在湄公河口附近的Saint Jacques海岬遭到米軍F6F機群的攻擊,神靖丸中彈後沉沒。
船上342名台灣人中,有247人死亡,59名台灣醫師中,只有18人倖存。
神靖丸、高千穗丸和護國丸的沉沒,是太平洋戰爭時期台灣人遭遇的三大海難!
吳平城的正式軍階是海軍少尉醫官。獲救之後,吳平城搭乘另一艘運輸艦前往新加坡,之後又再搭乘飛機回返西貢。
1945年八月,吳醫師在西貢迎接終戰。吳醫師一面等待回台灣的船,一面照顧因為肝炎而病倒的同袍陳篡地醫師。
日本軍佔領西貢期間,社會秩序大致良好,終戰後進入西貢的法國軍和英籍印度軍隊,軍紀散漫,劫掠與強姦案時有所聞。
另一讓吳醫師體認到的事實則是,米國國力實在強大,以及英語的重要地位。
吳醫師於1946年五月回到台灣。1946至1960年間,吳醫師持續於台南執業,1960年之後將診所遷移至台北,1977年第一次退休赴米。
吳醫師的子女當時已全數在米國生活,老大和女婿是米國醫學院的醫師,老二於美國經商,老三則選擇加入當年幾乎致父親於死地的米國海軍。
64歲的時候,吳醫師選擇回到當年受教育的日本岩手縣,擔任海邊的陸前高田市廣田醫院的院長。
吳醫師的工作態度認真,把岩手縣當成是自己的故鄉一般回饋。1982年吳醫師離職的時候,陸前高田市長還以「広田の神様」讚揚他。
不幸的是,吳醫師離開陸前高田市的第二十九年,當地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受到重創,一千三百多名市民遭海嘯吞噬,廣田醫院也被完全摧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