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國奴寫故事



寫歷史小說不用若合符節、百分百按照事實,但至少不可違背常識性的史實,或是扭曲歷史人物的作為。

「歸蕾花」嚴重違背上述兩者。

首先,打劫遇難船隻是十九世紀台灣海岸的日常。這種事情是不分族群、不分地域在進行。但作者卻把這種趁火打劫的惡行美化成為祖先復仇,令人無法接受。

William Pickering 為南岬之盟奔走,並以其過人的語言能力充當各族群間的溝通者,結果在小說中不但沒有提及,Pickering 本人還被扭曲成四處鑽營的市儈。

再者,南岬之盟的內容嚴禁清國等外國勢力進入恆春半島,所以並沒有包括在恆春半島興建砲台這件事,這也是明顯違背史實之處。

最根本的是,整本書極力美化無能的清國政權,把兵匪不分的湘軍形容成嚴守軍紀的部隊,把推諉無能的滿清官僚講的勇於任事,作者內心充滿清國奴心態自不待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