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或內地延長----台灣總督府的路線之爭



關於台灣的治理,日本政壇從1895年以來就有著兩派不同的看法。

一派的主張是內地延長暨同化政策。也就是將日本憲法的施行範圍擴及台灣,讓台灣人也依照日本內地人的方式受教育,比照內地人享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大正時期的首相原敬,以及文人總督田健治郎就是主張內台人一視同仁的內地延長主義者。

另一派人士主張內地和台灣施行不一樣的制度,類似於今天所謂的「一國兩制」。這一派主張的最著名人士,當然就是說過「鯛魚的眼睛不能當成比目魚的眼睛」這句話、而且認為日本政府要適度尊重台灣民情、容許不同法律的後藤新平。

日本在統治台灣的初期,原敬就向當時的首相伊藤博文建議過「內地延長」的治台主張,但當時並沒有被伊藤博文接受。之後兒玉源太郎/藤新平體制在台灣取得亮麗的治理成績,內地延長政策於是被順理成章的遺忘。

內地延長主義者最在意的,不外就是賦予總督府立法權的“六三法”。由於六三法的施行是以三年為限,所以每次三年一到,帝國議會都要為違憲的“六三法”是否需要延長而有一番辯論。

後人或許會認為,主張內台分治的「一國兩制」是對台灣人的歧視,但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支持者一國兩制、將打狗改名為高雄的民政(總務)長官下村宏就認為,在尊重「民族自決」的原則下,台灣人應該有自己的議會,可以通過自己需要的法律,可以實行自治。

1918年,昔日對台灣主張內地延長政策的原敬出任總理大臣之後,隔年指派與自己相同看法的田健治郎擔任第八任台灣總督。

田健治郎來到台灣之後,隨即著手法制的改革,並且如實的推動「內台一體」的內地延長政策。

但與田健治郎不同調的是,由前台灣總督安東貞美任命、也是將打狗更名為高雄的總務長官下村宏,卻與台灣士紳林獻堂合作提出「一國兩制」的「台灣議會」芻議,並且打算在1921年一月正式在東京的帝國會議提案。

下村宏與林獻堂的「一國兩制、台灣議會」提案當然讓田健治郎和原敬感到大大不滿,最後造成下村宏於1921年七月去職的命運。

下村宏雖然去職,但田健治郎的台日平等、內地延長政策並沒有因此就順利推動。1921年11月4日,內閣總理大臣原敬在東京遭到暗殺,引發日本政壇的巨大變動,田健治郎和原敬所打算推動的日台平等、內地延長的改革於焉中斷!

圖一,推動內台合一的文人總督田健治郎。
圖二,推動內台合一卻壯志未酬的原敬首相。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