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動太平洋戰爭的蘇聯間諜



延續2023年4月11日的文章。1940年代初,米國固然有MacMurray 這種有識之士極力倡議和平,以免共產國際有機可趁,進一步危害世界。但可悲的是,總統羅斯福身邊卻有著更多蘇聯間諜,無所不用其極要挑起米日衝突,讓蘇聯領導的共產國際趁亂坐大。

Lauchlin Currie出生於加拿大,後來入籍米國,是一位出身倫敦政經學院以及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1940年時,他擔任羅斯福總統New Deal新政的經濟顧問。

1941年一月,Currie風塵僕僕的前往重慶,調解蔣介石與周恩來之間的關係,確保國共合作,延續對日本的戰爭。

Currie 在中國停留了一個月後回到米國。從中國回到華盛頓DC,Currie開始倡議讓中國成為米國Lend-Lease Act無償經援的對象。

Cirrie之後又參與規劃對日本的經濟制裁,徹底禁止石油、廢鐵等戰略物資進入日本。他還進一步的催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派遣陳納德為首的米國軍人,以非現役的身份去中國參加對日空戰,也就是有名的飛虎隊。

Currie 計畫更進一步的在米國舉辦大型的中國飛行員訓練營,為中國培養更多空戰軍力。他甚至認為,米國要在中國成立轟炸機隊,對日本的主要城市進行戰略轟炸。

Currie提出的計畫幾乎全部被羅斯福批准,甚至連日本本土的轟炸計畫也不例外。如果1941年12月8日沒有發生珍珠港事件,中國空軍就會在米國的支援下,從中國發動對日轟炸行動。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Currie接受世界銀行的聘任,前往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擔任經濟顧問,並與哥倫比亞人結婚,從此長居哥倫比亞。

Whittaker Chambers以及Elizabeth Bentley 等變節的蘇聯間諜曾不只一次指出Currie是蘇聯的間諜。1954年,米國拒絕發新護照給長期居留哥倫比亞國的Currie,Currie後來選擇成為哥倫比亞公民。

Currie依其職位之便,支持專制中國,挑起國際衝突,為共產國際製造絕佳的發展機會。但其間諜行為及戰爭罪行卻始終沒有受到制裁,Currie於1993年12月病逝於哥倫比亞。

附圖:1941年,在重慶與宋美齡茶敘的Curri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從攀登新高山到虎虎虎

與那國島人來自台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