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懷哲對談的語言



這是前高雄醫學院院長謝賢臣博士與非洲行醫的史懷哲Schweitzer博士的合照。
謝獻臣博士是著名的寄生蟲專家,也是防治瘧疾的學者,所以當年曾獲聘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顧問,至非洲指導當地人進行瘧疾防治。

這張謝院長與史懷哲博士的合照,就是謝院長在非洲工作時候所拍攝。

謝院長習慣在課堂上播放他與史懷哲的合照,凡是上過謝院長課的學生,大概都看過這張照片。

以前頭腦簡單,看到台灣人與外國人的合照,總以為他們一定用英語交談。但近年來接觸更多台灣人前輩的故事之後,發覺他們使用其他語言的可能性更高。

史懷哲博士1875年出生於Alsace-Lorraine 地區,該地區當時被德國統治,居民們習慣使用德語的阿爾薩斯方言Alsatian dialect交談。除了阿爾薩斯的德語之外,史懷哲小時候也會講法語,長大之後又學了英語,但畢竟德語才是他的母語。史懷哲的主要著作,也都是以德語出版。

謝獻臣博士畢業於台北帝大預科以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以前以為謝博士就和戰後的台灣人一樣,在學校裏一定都是以英語為主要外國語。不過,近年來和一些戰前的台灣人前輩接觸過之後才知道,戰前的醫學生其實是以德語為主要學術語言。以前認識一位東京帝大畢業的陳醫師,他退休之後的工作,就是不定期的擔任德語口譯。

和謝獻臣一樣畢業於台北帝大預科以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也是杜聰明博士侄孫的杜武豪醫師曾表示,他們在預科到時候都是學德語、用德語,結果終戰進入台大醫學系之後,學術語言無預警的變成英語,所以著實花了不少心力重新適應。圖二、圖三是杜武豪醫師的醫學系畢業論文,內容以英語書寫(柯政全博士提供)。
另一位畢業於台北帝大預科以及台灣大學醫學系、同時也是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蘇友鵬醫師也曾在受訪時表示,當他被中華民國政府拘捕移送時,亦是以“Todes Märsche死亡行軍”這一句德語來反映彼時的心情。

謝獻臣博士和杜、蘇兩位醫師有著一模一樣的高等教育背景,都是台北帝大預科和台大醫學系的校友,所以最熟悉的外國語,應該也是在台北帝大預科曾經下功夫學習過的德語才對。

可以想像的是,當謝獻臣博士與史懷哲博士在非洲共事時,剛見面的時候可能是慣例的以英語打招呼並作自我介紹,等到彼此更進一步認識之後,應該就自然而然的用他們更熟悉的德語在交談了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關於「敵人就在本能寺」的各自表述

「華國侵日」是真,「日本侵華」是假

1937年8月14日----中華民國空軍的上海大屠殺